联系我们产品中心
当前位置:首页产品中心 › 地基强夯供应商
产品介绍流量:35 发布时间:2025-04-07
      湖北鼎特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2月,是从事各类桩基基础工程施工的股份制公司,有着全新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。公司现有各类桩基础施工设备,能够满足各类型桩基工程施工需求,设备利用率和施工产值一直在行业中当先。
      施工特点
      其特点是:可使用工地常备简单设备;施工工艺、操作简单;适用土质范围广,加固效果显著,可取得较高的承载力,一般地基强度可提高2~;压缩性可降低2~,加固影响深度可达6~10m;工效高,施工速度快(一般设备每月可加固5000~10000m地基),较换上回填和桩基可缩短工期一半;节省加固原材料;施工费用低,节省投资,比换土回填节省50%费用,与预制桩加固地基相比,可节省投资 50%~70%等。
嘉鱼地基强夯施工工艺
强夯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有哪些?
强夯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有哪些?在强夯施工过程中,应注意检查工作,如测量放线、捣固距离、捣固点距离、捣固次数等。,并遵循三检制度,做好检查记录,以保证强夯施工的质量和整个项目的质量。
1.强夯工程开工前,检查测量放线、夯锤重量、夯距是否准确,做好验收工作,确保夯距始终不变,选择设计要求的机械设备组织施工,确保每击能达到设计的夯击能量。
2.检查测量基准线、水准点和定位桩,将施工测量控制点引至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地点。
3.在每一锤正式提升前,夯锤应准确定位,以确保每一锤提升到满足设计夯锤能量要求的高度。
4.夯锤落下后,如果夯坑底部倾斜超过20度,夯坑底部要用土整平,才能进行下一次夯实作业。
5.每个夯坑的每一击都要记录夯坑的下沉情况,并保证施工记录的准确性。
6.当施工场地和夯坑因降雨或地下水位上升而积水时,应及时采取排水措施,待有人排水后再回填夯坑。
7.在施工过程中,应实行“三检制”和工程监理程序进行检查。每道工序完成后,应对该道工序实施隐蔽工程检查程序,经监理验收合格后,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。
8.每次强夯施工前,专职人员应准确测量场高,为强夯的平均地面沉降量和地面沉降量提供依据。
9.测量放线时,测量人员应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,在施工区域周围放置固定的标志桩,以保证每次放线同一点的夯击误差不超过运行值,防止夯击漏打。每次放样都要做好详细的测量记录,并检查每排标志桩。测量结果记录应由现场签字。
10.测量员应控制每个夯点的夯击数、沉降量和坑深,并认真填写强夯施工记录;质检员应不定期到现场检查,严把质量关,根据施工方案和规范抽查施工质量检验项目,如夯锤落距、夯点距、夯击遍数、夯锤重量等。
嘉鱼地基强夯施工工艺
强夯机施工的基本要求吗?
强夯机施工的基本要求多,所以我们在做强夯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主要问题。让我们来看看强夯机施工对小编的基本要求。
1.强夯法施工前,应根据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,在场地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试夯,并与夯前试验数据进行对比,以检验强夯效果,终确定施工中使用的强夯参数。如果不符合设计要求,应调整设计参数。此外,在试夯过程中,可以对不同设计参数的方案进行比较,以选择佳方案。
2.为保证场地平整,先估算强夯可能引起的地面变形,然后在夯前确定地面标高,再用推土机平整场地。同时,仔细查明强夯场地范围内地下管线、构筑物的标高和位置,尽量避免在其上方进行强夯,否则根据强夯的冲击深度估计可能造成的危害,必要时采取措施,避免强夯时对其造成破坏。
3.出于垫层和降水的目的,当地面表层为细粒土,地下水位较高时,需要在表层铺设厚度为0.5m~2m的垫层。垫层采用松散材料,或人工降低地下水位。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地表产生一个坚硬的层,可以用来支撑提升设备,保证机械施工和交通,增加地表与地下水的距离,避免夯击效率降低或夯坑积水。
嘉鱼地基强夯施工工艺
设计数据
1、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应根据现场试夯或当地经验确定。
2、 强夯的单位夯击能量,应根据地基土类别、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和要求处理的深度等综合考虑,并通过现场试夯确定。在一般情况下,对于粗颗粒土可取1000~3000KN·m/m2;细颗粒土可取1500~4000KN·m/m2。
3、 夯点的夯击次数,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,且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:
A.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,当单击夯击能量较大时不 大于100mm。
B. 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。
C. 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。
4、 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,一般情况下,可采用2~3遍,后再以低能量夯击一遍。对于渗透性弱的细粒土,必要时夯击遍数可适当增加。
5、 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。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。当缺少实测资料时,可根据地基土的渗透性确定,对于渗透性较差的黏性土地基的间隔时间,应不少于3~4周;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土可连续夯击。
6、 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建筑结构类型,采用等边三角形、等腰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。遍夯击点间距可取5~9m,以后各遍夯击点间距可与遍相同,也可适当减小。对于处理深度较大或单击夯击能较大的工程,遍夯击点间距宜适当增大。
7、 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。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设计处理深度的1/2至2/3。并不宜小于3m。
8、 根据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,提出强夯试验方案,进行现场试夯。应根据不同土质条件待试夯结束一置数周后,对试夯场地进行测试,并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,检验强夯效果,确定工程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。
公司自成立至今,注重人才引进与培养,形成了一支技术团队。以精湛技术,好的设备,诚信的服务,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**。 展望未来,公司将秉承诚信合作,共赢互利的理念,以与时俱进,科学创新的管理,以人为本,以质量求生存的管理方针,强化服务,共谋发展,努力为社会添砖加瓦,再创辉煌!

http://www.hbdtg.com
上一篇:地基处理